来源:新华网| 2019-12-31 11:28:05
打开周根宏的微信朋友圈,大部分信息是关于生命救援的,也有一些求救找人及通知险情的信息,他试图通过一个个血的教训,呼吁大家珍爱生命,远离危险行为。
周根宏是金家坝一家民营企业的小老板,在当地小有名气。而大多数人知晓他,并非因为他事业有成,而是他投身公益,成为蓝天下的生命救护者,并把公益救援当成了终身事业。其本人及家庭先后获评江苏省文明家庭、“苏州好人”、苏州市文明户标兵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耳濡目染许下公益初心
周根宏今年47岁,在孩提时代,助人为乐的种子就已在他小小的心田埋下。周根宏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淳朴善良。“印象中,只要邻居有事情都会来向我父母寻求帮助,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相帮。”周根宏说,小时候,常听父亲讲《了凡四训》,潜移默化之中,父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了自己。
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经战友介绍,加入了苏州蓝天救援队。战友和他提起时,他几乎不假思索地点头答应。回忆初心,他坦言: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四年的军旅生涯,是人生中追求梦想的一段征程,参加蓝天救援队,是梦的延续。
“加入蓝天救援后,生活变得充实了,技能也学到了,帮助别人,也让自己的身心更健康了。”如今再谈起当初的决定,周根宏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升华。
公益事业是终身事业
“你是怎么想的,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用来给蓝天救援购置设备?”这样的不解,周根宏经常被问及。原来,这几年,为了让蓝天救援更专业,救援成功几率更高,他自掏腰包购置救援装备、服装等,先后花费十余万元。
事实上,从周根宏第一次参与救援开始,这些对他来说都已经不是问题。周根宏清晰地记得,2014年初夏,他亲历了首次救援。当时,周根宏和队友正在训练,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分局发来指令:东沙湖有2人在张丝网时溺水,请求蓝天协助救援。周根宏和队友快速到达现场,但打捞上来时,溺水者已没了生命体征。“逝者家属无助的眼神,悲痛欲绝的嘶喊,深深地触动了我,也更加坚定了我参与生命救援的决心。”周根宏说,从此,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通过了国家救生员职业鉴定和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资格证书,增强自己的救援本领。
除了将收入花费在这项有意义的事情上,周根宏的大部分精力也贡献给了这份事业。“救援属于突发事件,没有时间规律,有时在半夜,有时要持续好几个小时,这些我都不觉得是事,但是,在生活中,老百姓对我们的一个称谓,让我听了很不舒服。”周根宏说,有些人会称他和他的队友是“捞尸队”的,“事实上,我们也在尽最大的努力,把人从死神身边拉回来,但基于黄金救援时间就那么几分钟,我们从接到通知,到赶到现场,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救援时间。”
让更多人在蓝天下快乐生活
周根宏介绍,他在蓝天救援队担任的是南区联络官(包含吴江、吴中两个地方),每年参加公益生命救援时长近600个小时。
生命无常,周根宏更希望尽一己之力,让更多群众掌握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的技能,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依托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周根宏开始走上讲台,将一部分时间花在安全知识普及讲座上。讲座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每年,他开展的讲座不下50场,参与学员达5万余人次。除此之外,周根宏想做的还有很多,他希望能在吴江成立蓝天救援队“突发事件应对项目培训组”,为吴江的公益救援事业再多做点事情,他也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能够加入到公益组织中来。
周根宏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做任何一件事情贵在坚持,虽然自己失去很多的业余时间,但是充实了自己的生活。虽然在公益救援中贴了不少钱,但是能为遇难者家属减轻负担和痛苦,是一名党员应尽的义务。(沈峰)
(编辑:侯程方 )
凡本网注明“XXX(非公益之声)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上海双平慈善基金会表彰飞行员和志愿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各地亟需医用防护物资。湖北省地方政府、热心企业和海外...
2020-03-19 11:41
近日,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一次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在西安召开。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牛一兵向陕西省志愿服...
2019-12-12 16:33
记者从全国妇联了解到,暑期以来,各级妇联组织深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集中地区开展家庭教育和儿童关爱服务活...
2019-08-28 16:58
社会组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福建省坚持积极引导发展与严格依法管理并重,着力在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2019-08-28 08:54
8月22日,在水富市人民路十字路口,活跃着一群文明交通劝导员,为行人安全出行保驾护航。他们在炙热的阳光下头戴小...
2019-08-27 14:56
12月1日,首届山西十大公益人物颁奖会在太原举行,冯黎明、成龙灿、沈菊芳、张彦青、刘建成、田先进、王建强、孟彩...
2020-12-24 11:22
在中国记者节即将来临之际,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6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2020-11-11 11:38
新华社哈尔滨8月3日电(记者杨思琪)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和科技工作者,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份殊荣不单属于我个...
2020-08-04 13:02
面对公交司机被锁喉、一车乘客受威胁的险境,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宁波滨海学校学生李伟伟两次挺身而出制止暴力行为...
2020-07-23 15:15
这几天,尽管华南理工大学还未复课,但一则关于研究生支教团李莎的消息却刷爆了朋友圈,大家用不同的方式追忆这位...
2020-07-07 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