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2025-05-08 09:17:44
新华社西安5月4日电(记者邹竞一)清晨,晋陕大峡谷笼罩在一片宁静中。在陕西韩城一侧黄河岸边的悬崖上,一座简朴的两层小楼静静矗立——这里是龙门水文站,又被称为“悬崖上的水文站”。
这是一座特殊的水文站:面向奔流不息的黄河,背靠绝壁万仞的山崖,龙门水文站就像一座“孤岛”,人员进出只能通过一条悬吊在黄河上空的钢索吊箱。全站11名职工,其中有7名是“95后”。
这也是一座重要的水文站:作为国家重要水文站和黄河重点报汛站,龙门水文站控制着黄河流域49.8万平方公里的集水面积,为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库调度运用、黄河防汛、水量调度、重大治黄试验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水文资料。
五四青年节前夕,记者来到龙门水文站,探访基层水文工作者如何在悬崖与激流间守护黄河安澜。
龙门水文站(无人机照片,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机房注意,吊箱准备出发!”龙门水文站负责人李超华穿好救生衣,登上进出水文站的特殊“工具”。脚下20多米处,黄河水奔涌向前,吊箱在峡谷风的吹拂下微微晃动。
水文站为什么要建在悬崖上?
“相对于生活便利,选址时首先考虑的是水文测验的合理与便利。”李超华扶着护栏解释,龙门水文站自1934年建站以来曾6次迁址,为了测验数据的准确性,每次都无法避开悬崖。下游的小北干流黄河段是典型的游荡型河段,而当前的测验断面附近河段顺直、稳定、水流集中,因此在当前位置建站。
龙门水文站(无人机照片,4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吊箱靠岸,走进水情室,年轻的水文工作者正在电脑前忙碌。26岁的甘源紧盯光电测沙仪的操作界面,对黄河含沙量进行实时监控。
“现在的设备让我们的工作更高效、更精准,”他笑着说,“过去需要反复取样,现在通过光电测沙仪,数据可以在线实时传输到系统中,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龙门水文站,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已成为日常工作的重要支撑。光电测沙仪、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RG-30雷达测速系统、无人机巡测等新技术的应用,让水文测验更加精准、高效。
在他身旁,25岁的霍鸣冲正在整理刚监测到的水文资料。这些基础的数据通过分析整理后被上传至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情系统,为黄河防汛和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4月28日,龙门水文站职工甘源(左)与霍鸣冲在核对水文数据。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水位、流量、含沙量,这些数据就像是黄河的体检报告。”霍鸣冲熟练地敲击着电脑键盘,录入数据。龙门水文站是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站,通过近两年的勤学苦练,他已成为站内的技术骨干,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的流量数据分析和水情报汛等任务。
如今,全站的“95后”青年占比超过一半,新一代“治黄人”让水文站焕发着青春活力。优越的测验条件和现代化的设备,使这里成为年轻人心中的“龙门大学”——白天工作实践,晚上回到宿舍继续学习。
4月28日,龙门水文站职工霍鸣冲在宿舍学习水文知识。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学到扎实的水文技能,还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保护黄河是光荣的事业,我们很自豪能参与其中”……问及坚守悬崖的动力,一张张笑脸写满了笃定。
夜幕降临,水文站的灯光在漆黑峡谷中亮起。结束工作的年轻人聚在观测台前,眺望着对岸公路上流动的车灯。
“守护母亲河四季安澜,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清亮的声音在峡谷的晚风中飘荡。
https://www.news.cn/gongyi/20250508/1428f0c60ad8442ab5a779b8da041ff5/c.html
(编辑:萧鼎 作者:张念茹)
凡本网注明“XXX(非公益之声)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舜网讯 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孤独症儿童的良好氛围,4月1日下午,在第17个世界孤独症日来临之际,济南市残...
2024-04-02 09:41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社会责任日益受到关注。三盛宏业,作为一家在业界享有盛誉的企业,在陈建铭董事长的领导下,不仅在...
2024-02-20 13:53
张建涛是一位来自河南乡村的科学老师,在孩子们眼里,他拥有超能力——能用塑料瓶、橡皮筋、吸管等等不起眼儿的材...
2024-02-20 10:42
——劲牌有限公司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时序更替,岁物丰成。劲牌公司一年一度的社会责任报告如期而至。这是劲牌第...
2024-01-30 09:45
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当天,饿了么联合一万个太阳公益项目举办都是太阳关爱特殊儿童公益活动。10余名来自上海两...
2023-04-04 11:28
原标题:20多年来,她经常带队开展义剪,为失能老人上门服务。她说——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张旭美上门为杨正球...
2025-05-09 09:06
新华社西安5月4日电(记者邹竞一)清晨,晋陕大峡谷笼罩在一片宁静中。在陕西韩城一侧黄河岸边的悬崖上,一座简朴的...
2025-05-08 09:17
新华社杭州5月5日电(记者唐弢)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绿水青山之外,青年...
2025-05-07 09:03
在长安区韦曲街道航开路社区,居民常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他时而蹲在地上和孩子交流活动创意,时而举着手机...
2025-05-06 09:09
2025年3月,青海玉树海拔4200米的牧区小学里,藏族孩子们的《弟子规》诵读声与香港影视圈的公益浪潮遥相呼应。青春...
2025-04-30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