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校 > 正文

哈尔滨华德学院:情系乡村教育 筑梦青春成长

来源:益童前行| 2025-08-19 11:34:42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哈尔滨华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星火耘梦”社会实践团联合“希望树”乡村振兴项目组跨越千里,奔赴湖南岳阳、河南社旗、黑龙江绥化、哈尔滨、贵州遵义五地乡村学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以精准助学为抓手,聚焦乡村教育痛点,为乡村振兴注入教育动能。

\

\

踏访校点,锚定助教方向

“星火耘梦”社会实践团深入五所乡村学校,通过教师访谈、问卷调查及师生交流等多种方式,了解到乡村学校存在爱国主义教育不足、课外课程较为单一等教育现状。基于一线调研成果,团队聚焦“精准助学”核心,将需求转化为课程设计的核心思路,为后续结合地域特色开展科技、红色文化、手工等系列课程明确方向,让教育服务精准对接乡村孩子的成长需求。

\

\

深耕课堂,赋能成长之路

团队依托各地特色资源,设计系列课程为乡村孩子搭建成长阶梯。志愿者化身“科技导师”,在“逐梦蓝天”无人机课程中引导孩子探索航空科技;化身“文化使者”,借“红色地图探索”课程传播红色文化;化身“自然向导”,通过“原木艺趣”“指尖魔法”等手工课培养创造力。同时,结合黑土地、冰雪等地域特色与爱国主题,设计“黑土萌蘖·青春筑梦暖北疆”“弘扬爱国精神”等课程,让乡情与家国情怀在课堂中升腾。

\

“逐梦蓝天”无人机课程

经管学子通过模拟飞行演示,激发孩子们对航空科技的兴趣。孩子们亲手操控无人机,在实践中探索飞行奥秘。

\

“红色地图探索”课程

经管学子借地图拼搭,带孩子们走进四渡赤水、嘉兴红船的历史,通过互动式教学,孩子们不仅了解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更在心中种下了爱国的种子。

\

“弘扬爱国精神,献礼八十周年”主题课

经管学子通过回顾光辉历程与爱国典范,激发孩子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接着学习国旗、国歌意义和公民责任,让孩子把握爱国核心内涵与行动方向。

\

“少年心向党,手工爱国情”爱国主题教育手工课

经管学子通过讲解祖国的定义和抗日英雄人物的事迹,引领孩子们亲手制作爱国挂饰,以此表达对党和祖国的深厚热爱。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更深刻领悟了爱国精神的内涵,使爱国情怀在心中悄然生根,茁壮成长。

\

“指尖魔法”手工课

经管学子以趣味塑形为载体,让孩子们在揉、捏、搓、压中释放创造力。从简单的动物造型到自编的小故事场景,孩子们用五彩橡皮泥表达想象。

\

“原木艺趣”手工课

经管学子带领孩子们收集自然界中的枝条与叶片,通过讲述大自然馈赠的珍贵,教授他们利用原木片和树叶进行拼贴创作。每一幅原木画作,都蕴含着对自然的深切珍视,也让孩子们领悟到巧妙利用自然资源、守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

“黑土萌蘖·青春筑梦暖北疆”课

经管学子通过手绘家乡地图、绘画冰雪图案等实践,让孩子们对北疆黑土地的热爱扎得更深。课堂上,孩子们抢着说自家种的玉米有多甜、村口的老树有多少年岁,创意满满的作品里全是对这片土地的依恋。

\

“邂逅冰雪”主题课程

经管学子借助图片和视频,向孩子们展示了冰雪运动的魅力,介绍了冬奥会的精彩赛事。孩子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他们积极地提问,分享着自己对冰雪的认识。

助学感悟,厚植教育情怀

\

团队负责人邓谈逸:乡村助学时光里,我教孩子们人工智能、无人机与编程。看着他们从懵懂到主动探索,眼中满是对科技的好奇。当孩子们操控无人机平稳飞起,用代码让小灯闪烁,我明白这颗科技的种子已种下。这段经历,是孩子们的成长,也是我的珍贵回忆。

\

团队成员邹晓芳:回到习水石门村乡村助学,才真正触摸到家乡教育的温度。四年级的教室里,十几个孩子眼里闪着求知的光。带他们用山间草木做手工,讲红色故事时他们专注的模样,让我明白家乡的孩子有多渴望新知。愿我的付出能为他们的成长添砖加瓦,更盼能常回家乡,用微薄之力守护这份纯真与向往。

\

团队成员卢一鸣:在龙凤山中心学校担任语文与道德法治助教的日子,让我收获满满。课堂上,听着孩子们用稚嫩嗓音朗读课文,看着他们在法治小故事里睁大眼睛思考对错,我常被这份纯粹打动。批改作业时的红笔痕迹,课后答疑时的围拢身影,都成了温暖的印记。这里的每寸时光,都让我明白教育不只是知识传递,更是用真心点亮成长。

\

团队成员杨蕾、方镘淇:在建民乡小学的课堂上,看着孩子们抬头看着我那种求知的眼神,举着放大镜观察黑土时亮晶晶的眼睛,忽然懂了这堂课的意义。从“黑土为啥肥”的追问,到说“要护着咱家乡的地”,他们用童真接住了知识,也埋下了热爱的种子。助教的我,也被这份对自然的好奇深深打动。带孩子们做冰雪创意手工时,发现他们的想象力远超预期。原来乡村助教不只是教知识,更是被他们的纯真和热情打动。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付出真心,就能收获最珍贵的成长。

\

团队成员程李锦:在社旗县太和镇寄宿制学校开展这堂融合爱国与心理的课程,感触颇深。看到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自然流露情感,眼神从好奇转向认同,这正是心理引导下爱国情怀的内化过程。在这段乡村助教经历中,孩子们天真赤诚的情感,在这片乡土中留下的美好回忆,必将成为我宝贵的精神财富,伴我前行。

\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充分体现了哈尔滨华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在践行教育助农理念方面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未来,经济管理学院将持续深耕乡村教育领域,加强校地合作,搭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让更多青年学子以教育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青春担当。

指导教师:程佳欣 孙宇锋 赵青梅

(编辑:贺梦醒 )

分享到:
版权申明

凡本网注明“XXX(非公益之声)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高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