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校 > 正文

沈阳理工大学“七彩假期”·乡村支教

来源:益童前行| 2025-08-25 11:30:19

为引领并助力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意志、增长才干、贡献力量,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积极响应“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时代号召,7月14日-24日,沈阳理工大学青春筑梦志愿服务队赴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北三家镇上菸沟村开展了为期10天的乡村支教活动。本团队入选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2025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全国重点团队,同时,还得到了“益童前行”乡村振兴项目组的大力支持。

支教团成员带着热忱而去,载着收获而归,用陪伴与知识为乡村孩子们的假期添上了绚烂色彩。支教期间,志愿服务队围绕“基础课程+特色活动”展开教学。上菸沟村的淳朴民风和村支部的大力支持,也让志愿服务队感受到乡村的温暖。此次支教让志愿服务队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是双向的成长,志愿服务队用知识点亮希望,孩子们用纯真治愈心灵。

\

\

青春筑梦 七彩启程

7月12日,支教团进行了出征仪式,学院领导和老师为支教团成员开展安全教育、讲解注意事项。14日,沈阳理工大学青春筑梦志愿服务队斗志昂扬、整装待发,这次社会实践对支教队员们来说,不是一次简单的旅程,大家的内心里都载满了着爱与责任。到达北三家镇上菸沟村的第一天,团队成员和当地的孩子进行了支教见面会,大家相互自我介绍,并进行破冰游戏,并为同学们赠送由“益童前行”乡村振兴项目组捐助的书包等物资,为后面的支教活动奠定良好的沟通基础。

\

\

以课载趣 以趣育心

除了基础课程辅导外,志愿服务队还准备了很多趣味课程,活动涵盖思想引领、文明生活、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如制作五星红旗、写毛笔字、制作VR眼镜、手绘民族服饰等等,旨在打开乡村孩童们的视野,让孩子们看到外面的世界,点亮未来的希望。

做五星红旗的时候,给他们讲述国旗的故事,教他们亲手做一面,让大家知道这抹红有多重要;书法课上,教孩子们拿毛笔写字,一笔一划慢慢写,感受汉字的美丽;彩泥课上各种颜色的泥巴在孩子们手里捏来捏去,孩子们想捏什么就捏什么,让大家的想象力尽情发挥。这些课程,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氛围。

除了室内课程外,每天志愿服务队还与小朋友们一同开展体育运动,挥洒汗水。志愿服务队相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启迪,愿这些充满乐趣的课程,为孩子们的假期增添一抹亮色,在他们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

\

\

\

\

\

\

跃动青春 活力飞扬

朗诵、歌曲、舞蹈.......志愿服务队还与清原的孩子们一起,组织了一场难忘的文艺汇演。在蓝天白云下,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载歌载舞,感受文艺活动带来的快乐,传递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希望通过这些文艺活动,让孩子们爱上文艺,为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增添乐趣,让健康与快乐伴随他们的成长之路。这个夏天,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和小朋友一起,在清原的阳光下,跃动青春,放飞梦想!

\

\

\

温情家访 拉近距离

支教队员还到小朋友家进行家访,了解孩子们的生活成长环境。敲门声落下,门后立刻探出期待的笑脸。客厅的小桌上摆着洗好的水果,孩子拘谨地站在一旁,手指却悄悄卷着衣角,眼里藏着好奇。家长递来水杯,说着孩子在家的趣事,更反复念叨“在学校辛苦老师多照看”。告别时,孩子突然塞来一颗糖,小声说“老师下次还来呀”。原来家访从不是距离的丈量,而是把课堂的温暖,悄悄种进每个朝夕相伴的日常里。

\

\

\

十天的支教时光转瞬即逝,但爱与成长的印记将永远铭刻在志愿服务队心间。在清原这片热土上,志愿服务队与孩子们共同创造了太多难忘的瞬间。教室里专注的眼神,操场上跃动的身影,手工课上绽放的笑颜......每一个画面都如此鲜活而温暖。离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愿这份真挚的情谊化作永恒的动力,激励孩子们勇敢追梦,也鞭策志愿服务队在志愿服务的路上继续前行,在奉献中收获成长,用青春行动绘就乡村振兴与青少年发展的美好画卷。青春筑梦,爱不止息!

(编辑:贺梦醒 )

分享到:
版权申明

凡本网注明“XXX(非公益之声)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高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