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活动 > 正文

科技“造梦者”人物志|闪耀吧,生活梦工厂

来源:网络| 2020-07-02 17:19:31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对于乡村教育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扶贫先扶智,而教育正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作为教育扶贫的有力武器,科技成了斩断“穷根”的一把利刃。

“智慧村教奖教金支持计划”获奖人物系列报道的最后一期,我们在“生活”这座梦工厂里,邂逅了三位热爱捣鼓小发明的“造梦人”。

黄夔宁:处处留心皆学问

image.png

教师档案

造梦人10号

黄夔宁

重庆市巫溪县珠海实验小学

科学老师 / 科技辅导员

拥有人生中第一辆车的时候,黄夔宁才读小学四年级。

他从小就喜欢自己捣鼓一些小玩意,看见别的孩子有什么新奇的玩具,黄夔宁琢磨琢磨就能自己做出来。至于自己做的第一件玩具是什么,他如今已经记不清楚,或许是一个陀螺,又或许是一把木质小手枪……

这辆“私家车”,可以算是其中的大制作——他用轴承当车轮,还在上面安了块木头板子当底盘。玩的时候,小伙伴们轮流在后头推,或者找一条下坡的路,咻一声从坡顶飞速滑下,刺激极了。

黄夔宁坐在自己的木头车里,听着大风在耳边飕飕的刮,看着所到之处卷起一阵尘土,觉得自己就像个霸气的王。

除了耍威风,这个车子的用处还大着呢。劳动课上,黄夔宁就将这辆“私家车”改造了一番,然后用它把泥土运到了一公里外,提前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

乡村的日子不免单调,他靠这些亲手制作的小东西,在日复一日的乏味生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

一开始,黄夔宁并没有从教的打算。从技校毕业后,他先是在职中从事后勤工作,离职进修后才成为了一名老师。

近三十年间,他在乡村职高教过电工专业课,也曾在小学里当过信息技术任课老师。2010年,他来到刚创立的巫溪县珠海实验小学,担任科学老师,同时负责学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刚成立的学校如同一幅空白的画布,总是充满着各种可能。黄夔宁的教学热情也像野草一样疯狂滋长着,期待着在这块画布上涂抹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传统的教学观念都以分数作为指挥棒,一开始,科学这门学科在学校并不受到重视,黄夔宁便在课上加强了实验教学,并想方设法带学生去参加各类科技比赛。

image.png

学生在黄夔宁的科学课上做实验

随着国家对科学科技创新教育越发重视,黄夔宁的技术与才能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小时候搞发明创造的那股劲头也涌了上来。他不断加强自身的科技素养,在实践中摸索、在教学中提高,如今的他手握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拥有了许多科技发明成果。

黄夔宁的奇思妙想,都源自日常的生活场景——输液提醒装置就是这样诞生的。“我在医院输液,快结束时老是担心输完了,总盯着输液管看。当时我就想,能不能有一种自动装置,可以做出提醒。”由于以前学的是应用电子专业,三下五除二,黄夔宁就交出了这个实用的小发明。让他更为惊喜的是,这个装置现在已经在当地的医院正式投放使用了。

实际上,黄夔宁的许多发明,都是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获得的灵感——学校举办科技制作比赛,好多学生都做了需要用到电池的作品。由于电池消耗得很快,黄夔宁索性把家里的旧手机电池拿来给作品供电。但将手机电池正负极拉入电路的这个步骤,对孩子来说过于困难,黄夔宁只能亲自动手、逐个逐个的帮忙。最后,他用一个手机电池再利用的通用装置,解决了这个难题。

“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你有发明的欲望,并且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开动脑筋,就会有大量的发明火花从你的头脑里蹦出来”,黄夔宁说。

image.png

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参加巫溪县科技活动周

提醒照明玩具多用灯的诞生,就是这些小火花迸发的结果。当时,一位学生找到黄夔宁,想为刚出生的弟弟设计一款灯,用来解决父母晚上照顾弟弟时的照明问题。恰巧另一位同学带着个一动就响的小玩具,黄夔宁灵机一动,把小玩具里的感应装置拿来用作了开关。有了这款提醒照明玩具多用灯,晚上照顾小宝宝时,只要动一动灯马上就亮了,灯亮一会儿后又会自动熄灭,省去了不少麻烦。

在黄夔宁的引导下,许多学生也开始发挥出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个孩子将小风扇装到了鞋子里,就是因为他的脚需要凉快、透气、没有臭味。”这个作品后来在实验小学第一届艺术节中获得了科技作品的一等奖。

image.png

黄夔宁指导学生完成的小发明

虽然不是什么高精尖的作品,但黄夔宁却为孩子的这个小发明拍手叫好。“发明固然有大小之分,但大有大的用处,小有小的妙处。而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多数都是小发明的成果。”

有人觉得科技是高大上的事物,与这些身居偏远乡村的孩子相距甚远,但黄夔宁不这么想。“很多孩子没能意识到,自己其实有科技创新的能力。”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的出现,不仅破除了教育资源不能共享的壁垒,同时也打开了孩子通向外部世界的一扇门。

黄夔宁认为,把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应用到这些孩子身上,能很大程度提升他们的科技素养,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让他们能更快、更早的建立科技创新意识。“如果我们能在科技创新项目学习中对农村种植、养殖等方面有所倾斜,还能让孩子们从熟悉的方向入门科学探究,甚至有可能影响其家庭生产,产生直接效益。”

在黄夔宁看来,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发明家。“人人都能有创造性思维,只要敢于对现有的事物说不,排除思想上的拦路虎,就都能成为发明家。”黄夔宁深信,对孩子而言,发明并不是神秘的、也不该是神秘的,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掌握发明的要领,学会发明的技法,普通的学生也能搞出发明来。

对科技创新的热爱,加上丰富的教学经验,还给黄夔宁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2018年,作为巫溪代表队的一员,他参加了重庆首届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并在比赛中一路“披荆斩棘”,最后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他本人也在大赛中获得了“标兵奖”。通过这次大赛,黄夔宁在科普教学和科技创新上的信心也更足了。

image.png

黄夔宁在重庆首届公民科学素质大赛中

近几年来,科研经费一直是让黄夔宁头疼的问题。带学生外出参赛,好多学生报名后又放弃,都是因为经费不足;他个人也曾几度因为无法交纳专利费用,而放弃了专利保护。这一回被 “智慧村教奖教金计划” 评为科技教育“造梦人”,对黄夔宁而言意义重大——除了是对自己科普工作的肯定,两千元的奖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的科研资金压力。

黄夔宁接下来的目标,是把学校正在筹备的科技工作室做起来。他相信,在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的引领下,学校的科技辅导工作会上一个新的台阶。而自己也将继续守护孩子们的科学梦,为乡村科技教育的美好明天拼搏奋斗。

谢伯雲:做“土掉渣”的发明

image.png

教师档案

造梦人11号

谢伯雲

天津市蓟州区孙各庄满族乡平安希望小学

科学老师 / 科技辅导员

谢伯雲想成为老师的事,家里人很早就知道了。

小时候,谢伯雲就觉得老师就像超人一样无所不能,无论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

1980年,立志成为老师的谢伯雲考上了蓟县师范学校。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恩师——卢大明。卢大明是当地有名的“发明家”,自己不仅拥有多项国家专利,更培养出了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在他的影响下,谢伯雲开始对科技发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这个农村孩子而言,“搞发明”曾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收音机,是开启他这个梦想的钥匙。小时候邻居家买了收音机,他不好意思去凑热闹,就趴在墙边偷听,经常一听就是一个下午。一个小小的铁盒,居然能送来千里之外的声音,谢伯雲觉得神奇之余,总想弄明白这中间的门道。

来到师范后,他借来同学的收音机,终日爱不释手地研究。先是收音机,然后是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因为对这些“高科技”的浓厚兴趣,他后来还跟着物理老师一起搞过家电维修,专门帮学校里的师生解决电器问题。

毕业后,谢伯雲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2000年,他来到孙各庄满族乡第二中心小学任教。很长一段时间里,谢伯雲放下了自己的科技梦。当时,学校的教学条件不好,硬件设施更是匮乏,最先进的电教器材是一台残旧的幻灯机。老师平日里上课,靠的只有一支粉笔和一块小黑板。

2009年8月,中国平安捐资30万元,对学校进行了整体改造和翻新,并陆续配备了电脑、彩电等先进的教学仪器。这一年,学校更名为孙各庄满族乡平安希望小学。也是在这个时候,谢伯雲成了学校的科技辅导员。

image.png

学生代表蓟州区参加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这是我教学生涯的转折点,也是我的一个新起点。”在这之前,由于条件所限,谢伯雲一直专注于教学。平安的捐助使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设备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在王文兴校长的大力支持下,科技教育也被纳入学校的教学重点,于是,谢伯雲开始琢磨科技创新的事儿了。

走出去、请进来,是谢伯雲的第一步——他邀请恩师卢大明到学校开讲座,和学生们分享如何培养科技创新思维;他成立了科技创新兴趣小组,鼓励学生观察身边小事,从生活出发,对日常物品进行功能的增加和升级;他还带领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技素养。

image.png

谢伯雲带学生参加科普交流活动

学校的科技创新氛围越发浓厚起来。就在其他学校都开始大力发展机器人编程教育之际,谢伯雲考虑更多的,却是如何发展有乡村特色的科技创新。“在农村,利用触发器、单片机来搞科技创新,不太现实。”他选择立足本土,从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着手,利用随处可见的“土东西”,做出真正对生活有帮助的小发明。

这些小发明的创意往往都源自学生的灵机一动,谢伯雲则在一旁加以点拨,协助改进。“如意伸缩高枝剪”的发明也是如此——有一回,班上的一个小男孩找到谢伯雲,想要为父亲设计一款既省力气又方便携带的果树修剪工具。

image.png

学生用自己设计的如意伸缩高枝剪修剪树木

林果产业是孙各庄满族乡的重要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村子里,家家户户几乎都种有果树,小男孩的父亲也是一位果农。每次修剪完果树回到家,父亲都累到散架。询问之下,小男孩才知道因为果树高矮不一,修枝剪和高枝剪需来回切换着使用,相当费劲。传统的果树修剪工具还有安全隐患,曾有村民把高枝剪绑在摩托车后座上,路过的大卡车挂住了剪刀下部的长杆,人也被卷进车底,受了重伤。

听了父亲的话,平时酷爱钓鱼的孩子突然有了灵感:要是果树修剪工具像钓鱼竿一样具有自动收缩的功能,就可以根据果树枝叶的高低来调整长度,也便于携带运输。在谢伯雲的协助下,“如意伸缩高枝剪”诞生了。如今,市场上随处可见类似的修剪工具,大部分的原型都是孩子的这个小发明。

孩子们的创造力,并没有被小小的乡村所束缚,反而一次又一次让谢伯雲感到惊喜。

在农村,晚上起夜得走一段黑漆漆的路,怕黑的小女孩发明了一盏能自动熄灭的灯,让回卧室的夜路不再可怕;爱吃美食的孩子发明了安全封盖,把易拉罐上的拉环“嫁接”到了玻璃罐上,避免开罐头时用力过猛把手划伤;爷爷奶奶上了岁数,有时候钥匙随手一放就找不着了,孩子便将无线蓝牙耳机改造成“找钥匙神器”,利用闪光和声音就能找到钥匙的位置;家里做苗木绿化生意的孩子,偶然发现树木的加固是个力气活,需要两三人合力完成,还要根据树木生长情况适时松绑、重新固定,于是孩子利用磁铁和卡扣,发明了一人就能操作的大型苗木快捷固定支架,节省人力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效率……

image.png

学生制作的找钥匙神器

这些学生的小发明,都源于对生活常用物品的升级改造,在省市级别的科技创新大赛上拿了不少奖项。“专家评审们都说,虽然孩子们做的是土掉渣的东西,但是贴近生活,非常实用。”这让谢伯雲由衷地感到自豪。

观察生活,能让孩子们重新认识自己生活的乡村;动手创新,则是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的面貌。谢伯雲的终极目标,是点燃乡村孩子积极向上的火花,“使孩子将来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大山,迈向外面更大的世界。”

科技创新工作的孺子牛——大家都这么称呼谢伯雲,他却笑说自己就像《亮剑》里的李云龙,正努力培养着一群顽强拼搏的兵。开战的时候一声令下,全团人都嗷嗷的往上冲。“我希望孩子们也有这样的斗志,就像独立团的兵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嗷嗷的往前冲。”

就像谢伯雲时常对学生们说的那样,“一定要有梦想。如果自己伸手够不着,那就踮起脚来;如果还够不着,那就跳起来,再用力蹦一蹦,梦想总能够得到。”谢伯雲自己也有个梦,期待着从这些热爱科学的乡村孩子里,培养出几个未来的科学家。“我也深信,这个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彭权:从生活中探索世界

image.png

教师档案

造梦人12号

彭权

重庆市武隆区实验小学

科学老师 / 科技辅导员

日光灼热,斑驳的树影铺在少年彭权的背上。

他低头蹲着,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那块泥地——两群蚂蚁正打成一团:它们相继涌入对方的“阵营”,互相碰碰触角后,就殊死搏斗起来。

汗滴从彭权的额头上不断渗出,被眼前光景迷住的他却忘了伸手擦一把。故事的最后,是彭权因为忙着看蚂蚁打架,把该干的农活都忘了,结果被母亲暴揍了一顿。

在彭权眼中,看蚂蚁厮杀可比干农活有趣多了。同样有趣的还有知了蜕壳。夏天的晚上,他整夜整夜的不睡觉,偷偷跑到附近的山林里,就为了看一看知了的壳到底是怎么蜕下来的。

在农村出生长大的彭权,小时候最喜欢的一门课叫“自然”。那会儿,他还不知道什么是科学,只知道在自然课上学到的知识,总透着一股子神奇劲儿,无论是岩石还是植物,都让人分外着迷。

许多年后,在重庆市武隆区实验小学的科技课堂上,学生们就如同当年那个爱看蚂蚁打架的少年一样,对课上听来的知识啧啧称奇。而这一回,站在讲台上与孩子们分享这份神奇的,是已经成为科学老师的彭权。

image.png

根据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教材,学生制作出了月球车

每周四的下午,彭权总要在自己的科技班上,花十分钟给学生们讲一讲近期的科技新闻:什么上天了,什么下海了,天眼捕捉到外星信号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开始研发了……彭权讲得绘声绘色,孩子们也听得津津有味。“让他们了解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也许对他们树立未来的理想有一些帮助。”

彭权小时候的理想是成为科学家,但现在的孩子一心只想着追星。自从有了科技课,孩子们的梦想又变回了发明家、科学家——这让彭权打从心底里感到欣慰。“希望这样的知识灌输,能潜移默化地对他们产生影响,让孩子们感受到科技给世界带来的巨大改变,也让他们知道只有科技才能改变个人,乃至国家的命运。”

自从在实验小学任教以来,彭权在科技辅导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九年。说到科技教育,彭权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首先要锻炼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留意身边的生活细节,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每年寒暑假,彭权都会给学生们布置一项作业:完成一件科技作品。这也成了实验小学科普展览室作品的来源之一:每一年,都有超过1000件手工制作在孩子们的手上诞生,“虽然不能保证每一件作品都具备十足的创造力,但是这样的锻炼对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还是很有帮助的。”

他鼓励学生从生活日常出发,多发现、多探索。在彭权看来,观察生活细节、利用生活经验,引入科学原理、科技手段,继而进行发明创造,对学生而言意义匪浅。“因为知识储备有限,我们做不了什么特别高大上的发明,但谁说发明就不能接地气呢?”

“偏心轮夹具”——虽然拥有一个特别学术的名字,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接地气的小发明。十一岁的小男孩放学回家时路过工地,看见工人手里的钢板突然滑落,不慎砸中了脚趾,于是诞生了制作提钢板的实用小工具的想法。在彭权的协助下,他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制作出了可以轻松提起板材的偏心轮夹具,而这个小发明也在重庆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中拿下了二等奖。

image.png

学生制作的偏心轮夹具

让彭权更为惊喜的是,在设计出第一代产品后,小男孩首先在自家的电焊加工厂里试用,并根据工人的反馈,对第一代作品进行了二次改良,最后还梳理出了一篇科学研究论文。“我只教了他常规论文的基本格式,整篇论文都是他自己一力完成的,思路之清晰、逻辑之缜密,让人无法想象这竟出自一个五年级小男孩之手!”

同样了不起的发明,还有公路防撞救生护栏。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发生之后,在电视上看到了这条新闻的学生主动找到老师,想要设计出防撞性能更强的护栏,以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最后,这一作品也获得了重庆市树人杯小学生阅读之星科创DIY一等奖。

这些人性化的小发明,在彭权看来都是源自对他人、对世界的关爱。从身边小事中找到灵感,并加以思考,再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将创意付诸实际,最终完成一个小创造,这对学生而言是莫大的鼓励,能让他们建立起自信,继而成为生活的发现家、探索家、乃至发明家。

image.png

学生在彭权的指导下进行科技制作

除了发明创造,彭权也在综合实践中锻炼着孩子们的创新思维。2017年的秋天,实验小学新开设了凤溪校区。在通往学校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家污水处理厂,孩子们天天路过,对污水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收到学生的“申请”后,彭权便带着学生开始了对污水厂的调研。

三个月的时间里,彭权和学生跑到污水厂做了十来次采访,拍下五百多张照片和四十多段视频,光是一幅污水处理流程图就修改了不下十次,还撰写了倡议书、建议书,办了手抄报。最后,这次调研的科学论文、科幻画、污水处理模型在学校举办的科技节中均获得奖项,还在重庆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中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这次综合实践不仅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彭权说。

为了给孩子们起带头作用,彭权也不断为自己加油充电。近几年,他发明的水杯旅行箱、省力螺丝刀等作品相继在各类比赛中斩获奖项。“学无止境。要给学生一碗水,必须先有一桶水的能力。”

image.png

彭权发明的水杯旅行箱

换个身份,从不同角度去体验生活、吸取经验,是彭权学习的另一种方式。疫情期间,在电视上看到许多医务工作者和军人都在一线拼搏战斗,他深受感动。“别人在拼命,我在家呆着,心里总不是滋味,也想要做一点贡献。”由于不能出门,他就报名加入了街道的新闻报道志愿者队伍,对疫情期间坚守在岗位上的基层工作人员进行电话采访。稿件被发在了当地的媒体公众号上,也算是为抗击疫情、弘扬社会正能量出了一份力。

彭权在科技课堂上,跟孩子们分享了这段做志愿者的经历,他期待着孩子们听了自己的故事,也能尽自己的能力,多体验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世界、探索世界。

前不久,彭权在课上带着孩子们制作了军舰模型。当看到军舰在水槽中开始行驶,孩子们欢呼雀跃、兴奋不已。“他们跟我说,长大了以后要当军人,开着军舰保家卫国。我听了真是太高兴了。”科技让孩子的眼界变得开阔,也拥有了更多的梦想——而这,正是彭权最希望看到的。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进。黄夔宁、谢伯雲、彭权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是教师,是造梦人,也是了不起的发明家。

他们的信心来自生活。是身边的日常给了他们灵感,也给了他们前进的勇气。在他们的带领下,孩子们从生活中获得创意,又用创意改变着生活。

而这座叫做“生活”的梦工厂,也因为有了这些“造梦人”而变得更加闪耀。

中国平安村教工程

1994年,中国平安开始参与希望工程,在中国青基会的指导下,至今已援建114 所希望小学,招募支教志愿者超过8000人。平安智慧教学平台“三村晖”的线上支教招募,仅2019年就有3136人报名。

2018年,平安将教育公益全面升级成“村教工程”,在全国开展“4+1”智慧小学综合建设行动,面向村小、村教、学生三个层面,实施立体化的教育扶贫工程。截至2019年末,已援建或升级乡村小学1054所,培训11826名乡村教师,覆盖学生近30万。平安还打造了教育扶贫“两堂课”:“双师课堂”链接城市名校资源到乡村,“三点半”课堂助力开展阅读、音乐、美术等素质教学,大大提升了乡村学校和支教老师们的教学效率。

为缩小城乡差异、让每一位乡村学子都享有平等优质的教育资源,2019年,中国平安携手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正式启动“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通过研发科技素养教材,设计科学试验包,援建科普实验室、培训师资等方面来重点支持全国1000所贫困地区小学,以建设“全国科技素养实践学校”,用科技之光赋能中国村小智慧教育,探索科学与科技创新。

自落地以来,“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项目的受益学生超过30万人,线上线下培训校长和老师1万余人次。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课程的开设,不仅大大提高了乡村孩子的创造与创新能力,更将前沿科学的种子撒播到了乡村的土壤里。

(编辑:贺梦醒 )

分享到:
版权申明

凡本网注明“XXX(非公益之声)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