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校 > 正文

暑期下乡情系留守 社区关爱助力成长 南京邮电大学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来源:青年三下乡站 | 2025-09-09 09:02:01

为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关注留守儿童成长,南京邮电大学学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遵循,紧扣 “乡村教育关爱” 与 “留守儿童帮扶” 目标,赴格凸河镇开展为期五天的 “三下乡” 活动,以 “教育帮扶筑基、心理关怀暖心” 为主线,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彰显南邮青年担当。

破冰融合:搭建心灵桥梁

活动首日,实践队设 “趣味破冰” 环节,通过 “丢手绢”“两人三足” 等游戏拉近与孩子距离。下午,组织观看心理微电影《暗礁》,引导孩子关注心理健康。观影后,队员与孩子交流,“老师,我以后会勇敢说出来” 的童言,为留守儿童筑起初步情感支持网络。

\

艺术启迪:焕发乡土文化活力

次日聚焦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绘画课上,孩子自由创作,作品皆是 “心灵地图”;作业辅导中,志愿者因材施教。下午 “儿童之家艺术节” 上,孩子登台表演,歌声稚嫩却真诚,舞步不标准却舒展。这不仅是才艺展示,更是孩子打破胆怯、建立自信的过程,也为乡村振兴培育内生动力。

\

\

实践赋能:激发创造潜能

第三天以 “动手实践,启迪未来” 为主线。宣传视频拍摄中,孩子化身 “小演员”,用童言为家乡 “代言”,志愿者定格这份热爱。手工课堂上,拼积木、折纸飞机等活动点燃孩子想象力,搭起的 “大桥”“家园” 满是认真,为乡村人才培养提供基层探索样本。

\

温情续航:播撒希望种子

活动尾声,队员与孩子 “心灵对话”,倾听梦想。志愿者在小本子上写下暖心话语,孩子读信时感受被看见的温暖。结营仪式上,社区 [书记 / 支书] 肯定活动成效。合影定格笑脸,“未来再见” 的约定为后续帮扶埋下种子。

本次“三下乡”活动,成功将留守儿童关爱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实践。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艺术熏陶、实践创造等多元形式,有效弥补了留守儿童成长中的情感陪伴缺失,促进了其身心健康发展与综合能力提升;另一方面,活动深度挖掘并激活了乡土文化的教育价值,显著增强了儿童的文化认同感与创造力,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培育了重要的内生力量。实践队的行动生动证明:关爱留守儿童,既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更是激活乡村“人才振兴”源头活水的关键路径。未来,实践队将持续整合高校资源,精准对接社区需求,探索建立关爱留守儿童与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让更多孩子在爱与希望中茁壮成长,让格凸河畔的振兴之路,因青春力量的浇灌而更加坚实宽广。

\

https://www.163.com/dy/article/K8PG1TE10553UZX0.html

(编辑:萧鼎 作者:news)

分享到:
版权申明

凡本网注明“XXX(非公益之声)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高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