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活动 > 正文

侨乡践行医者仁心,青春躬身守护百姓健康 | 协和临床医学院泉州三下乡社会实践

来源:中益综合| 2025-08-18 15:18:10

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部署,将青春书写在祖国大地上,2025年7月30日至8月1日,福建医科大学协和临床医学院“医路探寻海丝文脉,侨乡践行医者仁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深入泉州侨乡腹地,开展系列健康服务活动。队员们怀揣仁心,肩扛责任,将专业所学化作暖心行动,为丰泽、惠安、晋江三地的乡亲们送去贴心的健康守护和真挚的关怀,在服务奉献中诠释新时代医学生的价值追求。

仁心践履:专业与温度交织的健康守护

7月31日清晨,迎着侨乡的朝阳, 实践队与福建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实践队并肩作战, 在百崎回族乡里春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广场,共同拉开了联合健康服务活动的序幕。服务台前很快排起了长队,以老年人居多。 队员们迅速进入状态,与当地村医、网格员紧密配合,高效协作。 他们细致入微地为络绎不绝的群众提供血压测量、血糖检测等基础健康筛查服务,并针对常见病、慢性病提供专业的医疗咨询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

专业素养在细微处闪光。 队员们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敏锐的临床观察力, 在筛查和咨询过程中,精准识别出多位老人存在的用药依从性问题:有的高血压患者凭感觉吃药,血压波动剧烈;有的糖尿病患者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血糖控制不佳;还有的混淆了不同药物的服用时间。 面对这些潜在的用药风险,队员们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俯身贴近老人耳畔,用最亲切、最地道的闽南语耐心解释,拉近了距离,消除了沟通障碍,让专业的医学知识变得可亲可感,赢得了老人们频频点头和由衷的赞许。

\

服务场景随后延伸至百崎回族乡敬老院。 针对老年人常见健康困扰,队员们精心策划了“侨乡健康小课堂”,聚焦高血压、糖尿病、夏季高发的中暑与热射病防治,以及困扰许多老人的腰椎间盘突出日常保健等主题。宣讲内容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更全程使用闽南语进行讲解,确保每一位老人都能听得懂、记得住。 “热天时,多喝水,少出门,厝内爱通风透气……” 当听到这些贴心的本土化健康提醒,陶阿婆激动地紧紧拉住队员的手,连声称赞:“恁讲甲真清楚!真感谢!(你们讲得真清楚!太感谢了!)” 这朴实的反馈,是对队员们付出最好的肯定。

\

为了更精准地把握基层健康脉搏, 队员们不满足于集中服务,更主动“沉下去”。 他们分组深入社区网格,顶着烈日,挨家挨户走访近百户居民家庭。 在厅堂里、在屋檐下, 队员们与乡亲们促膝长谈, 通过详尽的问卷和面对面的交流,零距离倾听他们的心声,深入了解他们在医疗资源获取、慢性病管理、健康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和现实困扰,收集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

\

同心筑梦:殷切嘱托,砥砺仁心前行

在走访慰问过程中,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党员阿公与实践队员们亲切交谈,他回忆起过去的岁月时感慨万分:“以前的医生啊,工资不高、条件也苦,可个个都把病人当亲人,真的是为了救人命在拼命。”他动情地说“那时候医疗资源有限,很多医生经常背着药箱,走村串户为群众看病。那会儿啊,谁家有人生病,最盼的就是看到医生进门,心里就踏实了。”这一番话让在场的队员们深受触动。相比当下医疗技术和设备的飞跃进步,老一辈医生靠的是一颗朴实无华、救死扶伤的初心,一份视病人如己亲的责任。一位队员在交流中表示:“听完阿公的话,我更加明白了,医学不仅仅是技术和知识,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对职责的坚守。医生的价值,从来不只是收入的高低,而是能否让患者感到安心、信赖与温暖。”

此次泉州健康服务之行,足迹遍布三地,惠及群众约200人次。 协和临床医学院的学子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专业传递温度,用仁心回应期待。 他们以躬身实践证明了自己不仅是海丝文脉的求知者,更是“健康中国”宏伟蓝图中坚定而温暖的践行者。 从人头攒动的义诊现场到宁静温馨的敬老院,从深入细致的入户调研到铭刻肺腑的老党员嘱托,每一步都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 青衿之志,医脉相承。 这堂行走在侨乡大地上的实践课,已在福医协和学子的心中播下大爱的种子。 他们誓言以此为崭新起点, 未来将继续以仁心为灯,以仁术为舟,努力架设通向人民健康的坚实桥梁,在守护生命、服务基层的不懈奋斗中,为描绘健康中国、健康福建的壮丽图景贡献无悔的青春力量!(通讯员:高友欣 上官芷欣 张凌康)

(编辑:贺梦醒 )

分享到:
版权申明

凡本网注明“XXX(非公益之声)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