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普网| 2022-08-05 16:40:38
视觉中国供图
科普时报讯(记者赵汉斌)寄生植物是植物中的“懒汉”,列当科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包含所有寄生类型的寄生植物支系。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建强团队,从具有不同寄生生活方式的列当科物种的比较基因组学入手,揭示了列当科植物寄生的起源,以及逐步演化的进程。《分子植物》最新一期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自养植物演化而来的寄生植物,包含了从起初仅从寄主获取一些水分和矿物营养作为补充的兼性半寄生植物,以及必须依赖寄主才能完成生活史的专性寄生植物,再逐渐演化到完全丢失光合作用能力的全寄生植物。”吴建强研究员介绍,在有花植物中,已知有12或13次独立起源的寄生植物支系,其中大部分支系中半寄生物种已经灭绝,只剩下全寄生物种。
研究团队对列当科的绿春钟萼草、向日葵列当和埃及列当两种重要的寄生杂草,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与已发表的兼性半寄生植物松蒿和马先蒿,以及专性半寄生植物独脚金作了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寄生习性加深,列当科的寄生植物基因组大小和基因数量并没有发生剧烈收缩。相反,与自养的钟萼草相比,半寄生和全寄生的列当科植物基因组都更大,基因数量也更多。
“吸器是寄生植物特有的器官,帮助寄生植物与寄主建立物理连接,从而进行寄生生活。”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宇星博士介绍,通过吸器转录组数据,他们鉴定了这些寄生植物基因组中与吸器相关的基因,并发现这些吸器相关基因也发生了剧烈的扩张。
历史上,这样重要的扩张曾有两次,一次是由约7348万年前的古加倍事件造成的,此时寄生习性尚未出现;第二次是较近期各寄生植物分化后独立出现的基因加倍。通过与中性进化模型进行比较发现,虽然古加倍事件比寄生习性早出现了约3500万年,但对吸器起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基因家族进化分析,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寄生植物中基因家族的收缩和扩张同样剧烈。此番关于列当科寄生植物的基因组演化的发现,支持了寄生习性三段式的演化过程。
“也就是说,列当科寄生植物首先获得吸器,与寄主建立物理连接,随后逐渐依赖寄主,开始丢失不必要的功能基因,并最终再获得新基因,使其生理上实现更加特化和提高对寄主的依赖性。” 吴建强说。
(编辑:侯程方 作者:admin)
凡本网注明“XXX(非公益之声)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舜网讯 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孤独症儿童的良好氛围,4月1日下午,在第17个世界孤独症日来临之际,济南市残...
2024-04-02 09:41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社会责任日益受到关注。三盛宏业,作为一家在业界享有盛誉的企业,在陈建铭董事长的领导下,不仅在...
2024-02-20 13:53
张建涛是一位来自河南乡村的科学老师,在孩子们眼里,他拥有超能力——能用塑料瓶、橡皮筋、吸管等等不起眼儿的材...
2024-02-20 10:42
——劲牌有限公司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时序更替,岁物丰成。劲牌公司一年一度的社会责任报告如期而至。这是劲牌第...
2024-01-30 09:45
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当天,饿了么联合一万个太阳公益项目举办都是太阳关爱特殊儿童公益活动。10余名来自上海两...
2023-04-04 11:28
左图为李四光于1920年在巴黎创作的小提琴曲《行路难》。右图为我国第一块铀矿石(仿制)。(李四光纪念馆供图)在北京...
2025-04-14 08:51
图为西高穴2号墓前室,选自《追根寻迹:探寻曹操墓事件背后的真实》。《追根寻迹:探寻曹操墓事件背后的真实》,吴...
2025-04-11 09:07
日前,媒体曝光了冷冻虾仁磷酸盐含量严重超标,引起了消费者热议。不由得让我想说说盐之名到如何安全食盐了。考盐...
2025-04-10 09:28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在历经11年的宇宙深空探索后,肩负给银河系绘图使命的盖亚(Gaia)空间探测器光荣退休。3月27日,...
2025-04-09 09:48
2025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健康起点,希望未来,旨在倡导加大努力保障母婴健康,...
2025-04-08 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