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普时报| 2025-04-14 08:51:18
左图为李四光于1920年在巴黎创作的小提琴曲《行路难》。
右图为我国第一块铀矿石(仿制)。
(李四光纪念馆供图)
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的一座静谧小院里,一栋古朴的红色建筑伫立其间。这里原是李四光的旧居,1989年经中宣部批准建立李四光纪念馆,2015年完成改扩建,后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办公楼的一、二层共同组成李四光纪念馆。馆内陈列着李四光的衣物和手稿、在海外留学时的成绩册与毕业证、曾经的办公室与书桌、铀矿石(仿制)……一件件珍贵的藏品,都在讲述着这位地质学泰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一生。
一张表格引发的改名
在李四光纪念馆走廊展柜里,多件展品都与“仲揆”二字相关:一个装有物理实验温度计的木盒上,刻有“仲揆”;李四光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申请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的文档上,姓名处写着Jongquei Su-Kwang Lee;1950年,他回国时用的皮箱上标记有“J.S.L”。原来,李四光原名为“李仲揆”。
改名背后,有一段往事。1902年,时年14岁的李仲揆从湖北农村只身来到武昌,报考武昌高等小学堂。由于紧张,在填写报名表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因为家里穷,舍不得再花钱买一张报名表,他灵机一动,将“十”改成了“李”,又加了“光”字,成了“李四光”。他满意地说:“四光,四面光明,前途是有希望的。”自此,李仲揆改名李四光。
创作我国首支小提琴曲《行路难》
你能想到吗?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曲是李四光创作的。在李四光纪念馆,陈列着一张泛黄的小提琴曲谱《行路难》,这是他于1920年在巴黎谱写的。这首曲子是他一路走来的心境写照。
1889年,李四光出生于湖北黄冈农村,家庭贫寒,但他通过不懈努力,15岁便被派往日本学习造船专业。毕业回国后,他却发现中国缺少铁矿很难造出船。1913年,他又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专业,一年后,他认为采矿离不开勘探,便改学地质学。
1918年,李四光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准备回国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完成报效祖国的梦想。同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中国作为参战国,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受到不公正待遇。李四光的回国之路布满荆棘。1919年冬天,他草草写下了5行乐曲,抒发心中的愤郁之情,并于1920年2月完成了整首曲谱。
正如李四光纪念馆办公室副主任赵曼介绍说,《行路难》虽然曲调简单,但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开头哀伤悠长,抒发了李四光对复杂社会局势的愤郁不平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中间澎湃激昂,结尾又渐回平静,体现了李四光尽管内心苦闷挣扎,却仍坚持着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坚守着为祖国奉献的决心。
为毛主席撰写的地质科普书
李四光纪念馆展厅里,还陈列着中国最早的地质科普读物《天文·地质·古生物》。它被业内誉为殿堂级的科普著作,全书约17万字,附有60多幅照片和插图,是李四光写给毛泽东主席的地质科普读物,于1972年正式出版。2017年入选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赵曼向记者介绍了这本书诞生的始末:这本书源自李四光与毛泽东主席的一次谈话。毛泽东对科学事业很关心,尤其对地学知识感兴趣。1969年5月19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科技界代表时,一把拉住了李四光,两人从天体起源一直聊到了生命起源。临别时,毛泽东让李四光帮忙找几本科学书看看,李四光觉得专业书不适合主席看,就说“我给主席写一本”。在接下来的10个月里,李四光收集了国内外的一些科学资料,又结合自己的理解,编写了这本地质科普读物。
该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天文、地球、生物乃至数理化的部分知识,精炼融合,并科学阐述了天文、地球、生物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如李四光认为,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个行星,研究地球应结合天文等内容。此外,该书更展示了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学术之争、遗存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科学原理等。
我国第一块铀矿石
走出李四光旧居,抬头可见李四光于1956年亲自创建的地质力学研究所。这座楼的一、二层是李四光纪念馆的另一部分。
纪念馆展厅里,铀矿石(仿制)、伽马仪等珍贵藏品悉数展出。
其中的铀矿石(仿制)原件是我国第一块铀矿石,曾被李四光带进中南海,向时任国家领导人汇报国内铀矿资源情况。在新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建设国防的年代,李四光为寻找关键原料——铀元素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导“找铀队伍”,发现了一系列铀矿床,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中国地质科学奠基人之一、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人和开拓者,李四光倾尽毕生心血创立地质力学理论;指导发现大庆、胜利等油田,帮助中国摘掉“贫油”帽子;发现并论证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推翻西方学者提出的“中国东部没有第四纪冰川”的错误论断;亲自为武汉大学等学校选址,致力于发展地质学教育事业……李四光用一生践行了孙中山先生对他提出的“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期望。
2009年9月,李四光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评价他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群星中最为明亮的一颗”。同年10月,一颗遨游在浩瀚苍穹的小行星,被命名为“李四光星”,永远铭记李四光为中国地质科学与地质事业所作的贡献。
http://www.kepu.gov.cn/news/2025-04/11/content_322971.html
(编辑:萧鼎 作者:张念茹)
凡本网注明“XXX(非公益之声)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舜网讯 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孤独症儿童的良好氛围,4月1日下午,在第17个世界孤独症日来临之际,济南市残...
2024-04-02 09:41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社会责任日益受到关注。三盛宏业,作为一家在业界享有盛誉的企业,在陈建铭董事长的领导下,不仅在...
2024-02-20 13:53
张建涛是一位来自河南乡村的科学老师,在孩子们眼里,他拥有超能力——能用塑料瓶、橡皮筋、吸管等等不起眼儿的材...
2024-02-20 10:42
——劲牌有限公司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时序更替,岁物丰成。劲牌公司一年一度的社会责任报告如期而至。这是劲牌第...
2024-01-30 09:45
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当天,饿了么联合一万个太阳公益项目举办都是太阳关爱特殊儿童公益活动。10余名来自上海两...
2023-04-04 11:28
左图为李四光于1920年在巴黎创作的小提琴曲《行路难》。右图为我国第一块铀矿石(仿制)。(李四光纪念馆供图)在北京...
2025-04-14 08:51
图为西高穴2号墓前室,选自《追根寻迹:探寻曹操墓事件背后的真实》。《追根寻迹:探寻曹操墓事件背后的真实》,吴...
2025-04-11 09:07
日前,媒体曝光了冷冻虾仁磷酸盐含量严重超标,引起了消费者热议。不由得让我想说说盐之名到如何安全食盐了。考盐...
2025-04-10 09:28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在历经11年的宇宙深空探索后,肩负给银河系绘图使命的盖亚(Gaia)空间探测器光荣退休。3月27日,...
2025-04-09 09:48
2025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健康起点,希望未来,旨在倡导加大努力保障母婴健康,...
2025-04-08 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