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2025-08-22 08:54:36
新华社沈阳8月19日电(记者高爽)8月19日,在“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5年“最美医生”,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阿尔乡村卫生室村医梁春荣光荣入选,他是一位坚守乡村33年的老村医。
初见梁春荣,他黝黑的皮肤与白色医师服对比鲜明。“早些年,我们这里都是沙地。出去给人看病,最远的地方要骑摩托车走几十里路,免不了太阳晒、风沙打。”梁春荣看着自己粗糙的手掌对记者说。
熟悉梁春荣的人说,老梁有三副“药”:尽量别得病、有病小钱治、没钱也给治。
“他这人闲不住,得闲就到村民家中量血压、测血糖、建健康档案。”梁春荣的妻子焦丽说,起初自己并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后来他跟我讲,高血压、糖尿病是农村老年人群高发病,要提前做好监测、提醒,让大家尽量别得病。”
采访当日正午时分,梁春荣来到卫生室附近一家餐馆就餐。坐在隔壁桌的一位妇女问:“梁大夫,你帮我看看肚子上这是怎么回事?”梁春荣放下筷子走上前:“糖尿病最近控制得好吗?这是胰岛素注射针孔有些发炎,我给你拿个硅砂中药药膏,回家按时涂抹。以后打针时一定要做好消毒。”梁春荣嘱咐道。
“找梁大夫买药不用问价,都不贵,还能看好病。”这位妇女说。
“20多年前我就给她看过病。那时她头部外伤引发血肿,险些要了命。”梁春荣回忆,自己骑着摩托车往她家跑了小半个月,输液、外伤换药……患者逐渐恢复。
梁春荣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知农民得场大病,一个家庭会因此致贫,如遇上天灾人祸,更是难上加难。于是,他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只做医生,不做“医商”。凡一时拿不出医药费的患者,他就自己先行垫付,遇上特别困难的就全免或部分免费治疗。
梁春荣在树林中寻找适合入药的硅砂。新华社记者 龙雷 摄
“梁大夫看病,有钱能看,没钱也给看。”一位路过卫生室的村民对记者说,“不信你看看他的账本。”
在记者的多番请求下,梁春荣拿出了7个账本。账本有的破损掉页,有的没有欠款人签名,有的甚至连欠款金额和时间也看不清,最早一笔能追溯到1993年。“账本上所有账目,我从来没主动要过,所以也没仔细算有多少钱。有患者因为疾病失去了劳动能力,或者去世的,我就把欠款划掉。与其说是账本,不如说是行医记录。”他解释道。
“漫天沙坨子里的风积沙是害,但研究明白其功效,或许能‘变害为宝’,发挥一定的作用。”多年在沙坨子里行医,梁春荣偶然发现脚下的硅砂和中药一起熬制,药力渗入效果很好,此后他发现林中树木根部的沙土药用价值更大,并创造出独特的硅砂疗法。
让梁春荣欣喜的是,多年来彰武县持续推进荒漠化治理,自己曾经“大漠村医”的名头,如今摘去了“大漠”两字;相邻各村都有卫生室,自己多年前背着药箱、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奔波几十里路为患者看病的经历,也已成为历史。
“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恙”——这是梁春荣的微信签名,多年未改。他如同一粒沙,无悔熔铸于农村健康防线的基石之中。
http://ln.news.cn/20250820/e50ddffa476f44f8a3e7ef109c91a5dc/c.html
(编辑:萧鼎 作者:news)
凡本网注明“XXX(非公益之声)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舜网讯 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孤独症儿童的良好氛围,4月1日下午,在第17个世界孤独症日来临之际,济南市残...
2024-04-02 09:41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社会责任日益受到关注。三盛宏业,作为一家在业界享有盛誉的企业,在陈建铭董事长的领导下,不仅在...
2024-02-20 13:53
张建涛是一位来自河南乡村的科学老师,在孩子们眼里,他拥有超能力——能用塑料瓶、橡皮筋、吸管等等不起眼儿的材...
2024-02-20 10:42
——劲牌有限公司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时序更替,岁物丰成。劲牌公司一年一度的社会责任报告如期而至。这是劲牌第...
2024-01-30 09:45
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当天,饿了么联合一万个太阳公益项目举办都是太阳关爱特殊儿童公益活动。10余名来自上海两...
2023-04-04 11:28
星期二9:30在同庆社区3楼开展‘心启未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周日9点,同庆社区开展捡垃圾义务...
2025-09-18 08:59
在心里已经把茶叶当成我的一个终生事业,做茶叶的时候,我会比做其他事情更有动力。普洱学院2020届茶学专业毕业生...
2025-09-17 08:49
近日,福建屏南,胡廷枫(左)和志愿者到困难家庭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2014年,胡廷枫从福州大学毕业,随后在...
2025-09-16 08:59
现年86岁的颜祖富,在去全国各地旅游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各民族风俗的魅力,他将所见所闻以自己擅长的绘画形式记录...
2025-09-15 09:24
康振生在大棚查看作物长势(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吕扬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有一个被师生称为东...
2025-09-12 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