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日报| 2025-09-12 08:59:07
康振生在大棚查看作物长势(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吕扬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有一个被师生称为“东南窑”的小麦病理实验室。9月7日,实验室里,已过花甲之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在带领学生做实验。
“我也当过农民,知道种地的辛苦和不易。我将不忘初心,回归麦田,做一个心中始终‘装着’粮食的人。”康振生说。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康振生带着兴奋与憧憬,成为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后来,他又成为招生制度改革后学校首届研究生,在导师李振岐院士的带领下,开启了40余年的小麦条锈病攻克之路。
小麦条锈病被称为“小麦癌症”,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低温真菌病害,会让小麦减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小麦绝收,给我国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出身农家的康振生,亲眼见过条锈病对小麦安全生产造成的巨大影响,萌发出依靠科学助农增产增收的愿望。
后来,他带领团队踏遍多个省份采集万份标本,首次发现条锈菌在野生小檗上的有性生殖过程,破解了病菌变异国际难题,构建起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经过18年持续攻关,他带领团队发现全球首个被病菌操纵的小麦感病基因。该成果发表于Cell,入选“2023年中国农业科学十大进展”。
2017年,康振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院士值得高兴。但在我看来,最大的荣誉莫过于培养了一批批对我国农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农林科技人才。”康振生说。
科研任务重,但他仍然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多年来,康振生形成“以育人为本,全方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打造知农爱农新型植保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理念。近年来,康振生培养博士研究生60多人、硕士研究生130多人。这些学生中有的已经成为植保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有的在地方农科院或农技部门服务“三农”,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院校教师一生要站好两个讲台,一是教书育人的讲台,一是田间地头的讲台。常常自问初心何在,人生之路就会走稳走远。”康振生说。
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509/10/content_918693.html
(编辑:萧鼎 作者:news)
凡本网注明“XXX(非公益之声)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舜网讯 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孤独症儿童的良好氛围,4月1日下午,在第17个世界孤独症日来临之际,济南市残...
2024-04-02 09:41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社会责任日益受到关注。三盛宏业,作为一家在业界享有盛誉的企业,在陈建铭董事长的领导下,不仅在...
2024-02-20 13:53
张建涛是一位来自河南乡村的科学老师,在孩子们眼里,他拥有超能力——能用塑料瓶、橡皮筋、吸管等等不起眼儿的材...
2024-02-20 10:42
——劲牌有限公司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时序更替,岁物丰成。劲牌公司一年一度的社会责任报告如期而至。这是劲牌第...
2024-01-30 09:45
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当天,饿了么联合一万个太阳公益项目举办都是太阳关爱特殊儿童公益活动。10余名来自上海两...
2023-04-04 11:28
在心里已经把茶叶当成我的一个终生事业,做茶叶的时候,我会比做其他事情更有动力。普洱学院2020届茶学专业毕业生...
2025-09-17 08:49
近日,福建屏南,胡廷枫(左)和志愿者到困难家庭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2014年,胡廷枫从福州大学毕业,随后在...
2025-09-16 08:59
现年86岁的颜祖富,在去全国各地旅游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各民族风俗的魅力,他将所见所闻以自己擅长的绘画形式记录...
2025-09-15 09:24
康振生在大棚查看作物长势(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吕扬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有一个被师生称为东...
2025-09-12 08:59
我们常说,家人是刻在生命里的羁绊,但在云南玉溪,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告诉我们:家人二字的含...
2025-09-11 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