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2025-09-17 08:49:20
“在心里已经把茶叶当成我的一个终生事业,做茶叶的时候,我会比做其他事情更有动力。”普洱学院2020届茶学专业毕业生李亚琏,是一个在考公、就业、创业之间兜兜转转,最终选择回归初心的非遗茶人。
李亚琏对茶叶的热爱与执念源于高中时期到普洱的一次旅行,当时被茶山风光震惊到了,对普洱茶也一直比较好奇,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也就奔着和茶相关的专业报了。
2015年,李亚琏考入普洱学院,就读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专科毕业后选择在普洱学院继续专升本,学习茶学专业。在普洱学院的几年间,李亚琏学习了茶文化、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越发觉得学茶是最适合自己的。
大三那一年,李亚琏尝试开了自己的第一家茶店,开启了创业之路。本科毕业后,他一边经营着自己的茶店,一边复习考公,分别报考过镇沅县茶特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和茶相关的两个岗位,都没能上岸。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亚琏在困鹿山认识了“普洱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兴昌,并对贡茶制作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机缘巧合下,李亚琏跟随李兴昌学习普洱贡茶制作技艺。
“贡茶制作技艺要长时间用双手去感受做茶过程中那些细微的变化,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出好茶,以及茶叶的采摘标准、杀青程度、揉捻程度、干燥、压制等每个环节都是靠经验堆出来的。我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茶叶的了解,也在思考着自己的茶品牌要怎么做。”在李亚琏看来,一杯好喝的茶需要好的原料加上好的加工工艺才能呈现出来。
创业这几年间,李亚琏发现年轻的消费群体正在兴起,茶的品饮方式和消费场景都在发生变化,作为非遗贡茶技艺的传承者,他的使命是既要“守正”,又要“创新”。
“传统贡茶工艺虽然繁琐、耗时,但能最大程度保留普洱茶的独特风味和文化底蕴。我跟师兄李明泽经常会带一些普洱茶爱好者到茶山研学、体验贡茶的制作流程、讲解贡茶的前世今生。也会把这些过程发在自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李亚琏和师兄一起努力以研学的方式向更多年轻人推广非遗茶文化。
同时,他也在专注于做自己的品牌,并在茶叶的形态、包装和销售方式上做出调整,开发了一些冲泡更为便捷的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销售渠道也从传统门店扩展到电商平台和短视频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让更多人了解普洱茶的魅力。
当问到在茶产品研发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问题该怎么办时,李亚琏会第一时间向普洱学院的专业老师请教,老师都是毫无保留地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帮他找到解决方案。
“每当遇到熟茶发酵过程中如何平衡菌群,还有发酵程度的把控等解决不了的难题时,我就会向学校的专业老师请教,他们都会耐心为我答疑解惑。特别是在对台地茶园改造中,老师们也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意见,最终实现了真正的提质增效。”李亚琏说,没有普洱学院的支持,自己的创业路很难走到今天。
此外,普洱学院还积极为像李亚琏一样的毕业生对接行业资源,组织他们参加茶博会、学术研讨会,引荐行业专家和企业。通过这些平台,让这些创业青年不仅拓宽了视野,还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打开了新渠道。
“不要怕试错,但一定要找到自己觉得正确并热爱的事,然后坚持下去。”正在奋斗中的李亚琏对面临考学、考公、就业、创业选择困境的年轻人给出了忠告。
http://yn.news.cn/20250916/2b0baa6c02b7404296f10ec63cc86a93/c.html
(编辑:萧鼎 作者:news)
凡本网注明“XXX(非公益之声)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舜网讯 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孤独症儿童的良好氛围,4月1日下午,在第17个世界孤独症日来临之际,济南市残...
2024-04-02 09:41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社会责任日益受到关注。三盛宏业,作为一家在业界享有盛誉的企业,在陈建铭董事长的领导下,不仅在...
2024-02-20 13:53
张建涛是一位来自河南乡村的科学老师,在孩子们眼里,他拥有超能力——能用塑料瓶、橡皮筋、吸管等等不起眼儿的材...
2024-02-20 10:42
——劲牌有限公司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时序更替,岁物丰成。劲牌公司一年一度的社会责任报告如期而至。这是劲牌第...
2024-01-30 09:45
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当天,饿了么联合一万个太阳公益项目举办都是太阳关爱特殊儿童公益活动。10余名来自上海两...
2023-04-04 11:28
在心里已经把茶叶当成我的一个终生事业,做茶叶的时候,我会比做其他事情更有动力。普洱学院2020届茶学专业毕业生...
2025-09-17 08:49
近日,福建屏南,胡廷枫(左)和志愿者到困难家庭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2014年,胡廷枫从福州大学毕业,随后在...
2025-09-16 08:59
现年86岁的颜祖富,在去全国各地旅游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各民族风俗的魅力,他将所见所闻以自己擅长的绘画形式记录...
2025-09-15 09:24
康振生在大棚查看作物长势(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吕扬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有一个被师生称为东...
2025-09-12 08:59
我们常说,家人是刻在生命里的羁绊,但在云南玉溪,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告诉我们:家人二字的含...
2025-09-11 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