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普网| 2025-08-21 09:04:05
科普时报记者 王文洁
8月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耳朵里的动物园》科普音乐会在中国科学技术馆成功举办。音乐会以“从音符到自然:圣桑《动物狂欢节》的科学解码”为主题,延续“艺术+科学”的跨界理念,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视听科普体验。
《耳朵里的动物园》科普音乐会现场。中国科技馆供图
音乐会以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经典组曲《动物狂欢节》为核心,通过《序曲》《公鸡和母鸡》《乌龟》《大象》《天鹅》《杜鹃》等11个乐章,生动诠释了“声音中动物行为学”。现场演奏同步配以AI生成的动物行为科普视频,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张劲硕研究员则结合旋律,为观众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相关的动物学知识。
张劲硕在解说中指出:“音乐常常能捕捉动物的行为特征,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例如在西方文化中象征权力与高贵的狮子,其吼叫声波可传播5至8公里,是宣示领地的重要方式。”在《大象》乐章中,低沉的旋律模拟了大象漫步的姿态,张劲硕借此讲解了大象利用低于20Hz的次声波进行远距离交流的特性,而这种频率人类无法直接听到。演奏《袋鼠》时,旋律由舒缓渐趋欢快,他介绍了袋鼠作为著名跳跃高手的特性,并提及自然界中类似的跳跃类哺乳动物,如兔子及国家动物博物馆的跳鼠。
音乐会还揭示了不少有趣的知识点。在欢快的《驴》乐章结束后,张劲硕分享了一个“冷知识”:目前非洲野驴仅存于索马里,全球数量仅100多头,比大熊猫还要稀少。而在《杜鹃》演奏后,观众们了解到,夏季在北京繁殖的四声杜鹃,竟能在8月初启程,飞越30多个国家、约1.2万公里,最终抵达非洲南部。
此外,音乐会通过《公鸡与母鸡》的钢琴跳音巧妙还原了禽类求偶的节奏律动,以《天鹅》的大提琴滑奏展现了鸟类在水中优雅姿态所蕴含的流体动力学原理。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小朋友们踊跃提问:“乌龟怎么分辨公母?”“最大的大象有多大?”等问题,张劲硕给予趣味解答。
中国科技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音乐会的成功举办紧扣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要求,以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创新形式,丰富了科学文化协同发展的实践路径,推动了多元主体协同的科普格局构建。未来,中国科学技术馆将持续推出系列科学文化精品项目,包括沉浸式科普游园剧《文明的烛火》、系列微纪录片《好奇新疆》,以及科学家访谈节目《北辰对话》等,为公众打造科学与人文交融的视听盛宴。
本次音乐会由中国科技馆联合北京市科协、北京广播电视台共同举办,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段玉龙主持,少儿乐团与管弦乐团联袂演奏。
http://www.kepu.gov.cn/news/2025-08/20/content_387614.html
(编辑:萧鼎 作者:news)
凡本网注明“XXX(非公益之声)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舜网讯 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孤独症儿童的良好氛围,4月1日下午,在第17个世界孤独症日来临之际,济南市残...
2024-04-02 09:41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社会责任日益受到关注。三盛宏业,作为一家在业界享有盛誉的企业,在陈建铭董事长的领导下,不仅在...
2024-02-20 13:53
张建涛是一位来自河南乡村的科学老师,在孩子们眼里,他拥有超能力——能用塑料瓶、橡皮筋、吸管等等不起眼儿的材...
2024-02-20 10:42
——劲牌有限公司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时序更替,岁物丰成。劲牌公司一年一度的社会责任报告如期而至。这是劲牌第...
2024-01-30 09:45
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当天,饿了么联合一万个太阳公益项目举办都是太阳关爱特殊儿童公益活动。10余名来自上海两...
2023-04-04 11:28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组成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在距离地球约1 3亿光年的大熊座方向,探...
2025-08-29 09:04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据《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25日报道,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丹尼尔·井上太阳望远镜首次以H-&alp...
2025-08-28 09:40
AI制图当前,城市化进程一直在加速,传统规划治理模式渐显乏力,人工智能(AI)正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力量。近日,在...
2025-08-27 09:06
新华社记者 黄凯莹 田子骏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在广西宁明县发现的秦氏花山龙为华南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蜥脚类恐龙...
2025-08-26 09:06
承德避暑山庄 视觉中国供图三伏天虽已结束,长江中下游多地却仍是热个不停。今年夏季,我国高温预警频发,然而在...
2025-08-25 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