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普时报| 2025-08-27 09:06:49
AI制图
当前,城市化进程一直在加速,传统规划治理模式渐显乏力,人工智能(AI)正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力量。近日,在2025城市规划新技术专题会上,全国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集聚一堂,共同探讨大模型在城市规划中的创新应用。
从智能调节交通信号灯到科学规划社区公园,AI正以科技之力重塑城市空间,让城市更懂人心、更具温度。
AI让生活空间更加智能
过去,城市规划师们要在堆积如山的图纸和数据中寻找规律,仅整理人口分布、交通流量这些基础数据,就要耗费大量时间,还容易因为人工分析的局限性出现偏差。如今,AI成了规划师的“超级大脑”,能轻松处理海量数据,让规划工作事半功倍。
在交通规划领域,AI就像一位“交通指挥官”,通过分析城市的交通大数据,精准找出早晚高峰的拥堵节点和时段。比如,在一些大城市,AI系统能实时监测主干道车流量,自动调整信号灯时长,甚至提前预测拥堵点,为交通部门提供优化建议。不少城市的快速路通过AI优化后,通勤时间大幅缩短,市民出行不再被堵在路上“望车兴叹”。
在城市空间布局上,AI更是展现出“创意设计师”的才能。借助生成式对抗网络等技术,它能根据土地用途、生态保护等要求,在短时间内生成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布局方案。规划师只需在AI方案的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和文化特色进行优化。
近年来,不少城市的新区规划都有AI的参与:有的社区实现了住宅、商业、办公的合理混合,居民下楼就能购物、上班;有的片区规划了连续的绿色廊道,出门步行5分钟就能走进公园。这些充满智慧的设计,让城市空间既高效又舒适,居民的生活品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AI让宜居体验触手可及
AI不仅改变了规划的工具和方法,更推动着城市规划理论的革新。
传统规划往往依靠经验和定性分析,面对复杂的城市问题时常“力不从心”。AI带来的“数据驱动”规划理论,就像给规划师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通过分析人口流动、产业分布、环境变化等海量数据,AI能总结出城市发展的规律,预测未来趋势。比如,通过分析居民出行数据和消费习惯,AI能精准判断某个区域需要增加学校还是医院,需要建设公园还是商场,让规划决策不再“拍脑袋”,而是跟着数据和需求走。
在具体规划实施中,AI还带来了“未卜先知”的能力。地理信息系统与AI结合后,能把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变成动态的数字模型。规划师可以在电脑上模拟不同规划方案的效果:如果在这里建一座高架桥,周边交通会有怎样的变化?如果增加一片绿地,对周边空气质量有多大改善?这种“先模拟后建设”的方法,能提前发现规划中的问题并优化,避免了“建了又拆”的浪费。在一些城市的旧区改造中,AI通过模拟不同改造方案的采光、通风效果,帮助规划师设计出更宜居的居住环境,让老城区焕发新生。
AI技术在城市规划和治理中的广泛应用,最终都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宜居体验。越来越多的居民发现,家附近的公园变多了,步行10分钟就能找到休闲锻炼的地方;孩子上学、老人就医的距离更近了,生活琐事不再需要大量耗时奔波;出门坐公交、地铁更准时,堵车的烦恼越来越少……从交通顺畅到环境优美,从生活便利到社区温暖,AI正在用科技的力量编织着宜居城市的蓝图。
(作者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
http://www.kepu.gov.cn/news/2025-08/26/content_390365.html
(编辑:萧鼎 作者:news)
凡本网注明“XXX(非公益之声)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舜网讯 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孤独症儿童的良好氛围,4月1日下午,在第17个世界孤独症日来临之际,济南市残...
2024-04-02 09:41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社会责任日益受到关注。三盛宏业,作为一家在业界享有盛誉的企业,在陈建铭董事长的领导下,不仅在...
2024-02-20 13:53
张建涛是一位来自河南乡村的科学老师,在孩子们眼里,他拥有超能力——能用塑料瓶、橡皮筋、吸管等等不起眼儿的材...
2024-02-20 10:42
——劲牌有限公司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时序更替,岁物丰成。劲牌公司一年一度的社会责任报告如期而至。这是劲牌第...
2024-01-30 09:45
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当天,饿了么联合一万个太阳公益项目举办都是太阳关爱特殊儿童公益活动。10余名来自上海两...
2023-04-04 11:28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组成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在距离地球约1 3亿光年的大熊座方向,探...
2025-08-29 09:04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据《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25日报道,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丹尼尔·井上太阳望远镜首次以H-&alp...
2025-08-28 09:40
AI制图当前,城市化进程一直在加速,传统规划治理模式渐显乏力,人工智能(AI)正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力量。近日,在...
2025-08-27 09:06
新华社记者 黄凯莹 田子骏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在广西宁明县发现的秦氏花山龙为华南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蜥脚类恐龙...
2025-08-26 09:06
承德避暑山庄 视觉中国供图三伏天虽已结束,长江中下游多地却仍是热个不停。今年夏季,我国高温预警频发,然而在...
2025-08-25 09:11